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方面像医疗保健的稀缺性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那样扣人心弦。它既涉及着人类的基本生存权益,也关系到社会福利的效率与公平,同时医疗保健课题又因其效用的主观不可测特性而颠覆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国20年来的医疗体系改革主要是以“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为主导思想,过于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忽视了医疗保健服务和卫生人力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本质属性,从而导致医疗资源城乡分布严重失衡,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结构性错位,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低下成为影响社会公平的重大问题。 从制度属性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卫生制度必然与其历史沿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节点,医疗制度存在其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一是医疗社会保险不普及、不公平、不完善,短期内也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强制推行普遍的社会保险将会以经济增长为代价,可能出现“拉美陷阱”;二是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对短缺和绝对短缺并存,资源分布极不合理。由于医疗人力市场具有特殊性,微观经济学中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假设在医疗市场不成立。因此要最终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实现医疗服务公平和效率,必须由政府主导,通过短期和长期的政策逐步实现劳动力要素的分布合理化。本文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