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说说我在这几年碰到的元器件上出现的问题。
1、431 R脚的上拉电阻,阻值批量上漂,导致大批电池充鼓,公司直接损失300多W,间接损失大批客户业务大大下降,公司接近倒闭。
究其原因是供应商偷换了便宜的电阻(之前用的是国巨的,很少有这样情况),此不良电阻在电压58V温度70度就会不同程度阻值变大,后来改成2颗0805贴片串联.问题解决。
2、启动电阻150K/2W 失效,刮开电阻绿漆发现有些地方电阻浆发白,无阻值.因为此电阻承受300多伏的耐压,而电阻上刻环的多少决定了每一环分压多少,如果有些地方偏细,可能就会是最先失效的地方.后来改成6颗1206 3串2并 问题解决。
3、轴状玻璃封装 二极管 失效
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二极管发白失效,其有个共同点就是引脚氧化,也怀疑过器件质量问题.后来发现是因为助焊剂过多爬到板面上,当时助焊剂干了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欲潮湿天气吸水氧化器件引脚.
说这些低级问题都是我遇到付出过代价的教训,这些问题前期工作做好都可避免.让大家见笑了.
希望大家都说说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质量问题。
再说说在实际应用贴片电阻.电容出现的问题.
因为贴片的电阻电容特殊材质结构,会存在两方面的机械损坏。
1.生产过程中,在焊接时需要对元件及板子预热,防止冷热不均导致电阻电容的帽子脱掉.(特别是电容)排板时贴片电容也应尽量远离发热源.
2.使用过程中机械震动的应力损坏,所以我排板时电容的方向垂直于可能产生机械应力的方向.(我也有在书上看到说元件与机械应力水平排列的,我现在也没想通是什么道理)
还有个生产中需要注意的是:TO-220系列封装的MOSFET,肖特基,超快恢复之类的二极管.
有阶段生产的机器老化时频频爆管,有15%左右,一直找不到原因,NG的管子拿到总厂一个多月也没找到实效原因.弄的人心惶惶,那时侯上班提心吊胆啊!后来发现是打扇热片的员工擅自把电动螺丝刀的扭拒调到三档,由于压力过大,肖特基的晶元就微裂,短暂的测试没发现问题,老化温度上来就NG了.
所以个人以为,此类管子撬扇热片的螺丝尽量不用自攻螺丝,电动螺丝刀力量不宜过大,能撬紧扇热片旧好.其实这些管子都是有扭力要求的,只是当时忽略了.
再说说风冷的机器,合理的风道对机器的影响.
顾名思义使用风扇冷却机器以防止机器高温而NG.这时需要了解那些元件,在什么工作模式下需要扇热(风机也有寿命),那些器件需要扇热那些不完全需要扇热,这就需要设计者有全局观,合理的设计风道,利用风道,吹风还是吸风,垂直还是水平风道?扇热片扇叶的设计是否有利于风的流通,机器内部是否存在死角? 我就上面一些情况做过些试验发现有些风道设计温升可以相差10度.